内容介绍
【2015-01-11】徐若风发表简单评价:离开同性题材的多兰/他所有作品里最好的一部。
【2015-06-22】科林发表简单评价:被惊艳!被感动!被征服!两次的画幅转变都充满感情色彩,几首配乐超perfect地将情节推动到观众入戏至无法自拔,满满的赞点和亮点呀,仿佛每一分每一秒都散发出迷人的光芒哇!醉了……
【2017-07-15】煤十斤公爵发表简单评价:多兰以高速运转近乎巴洛克的个人化视听语言构建了这一俄狄浦斯情结的社会问题剧。画框四次渐变:这一影像自反不仅提醒观众和剧中人物银幕边界的存在,更令导演具有先验地“预示危机”特权。重点非“展开”而是“挤压”的严重拘禁感。结尾:《四百击》的反讽,先验的“展开”并没有随慢镜而到来。
【2014-08-31】文西发表简单评价:多兰的优点和缺点都这么的明显,电影除了沉浸在音乐中和马景涛似的对话外就寥寥无几,不过这两点他做得还可以.
【2014-12-02】米粒发表简单评价:多兰这次走出了LGBT题材,却没能在情感上有突破,人物的关系仍旧是神经质的单线条,MV风、通俗音乐、咆哮,其实这些都还行,但问题是,太直白了。情绪还在酝酿的时候,他已等不及把人脸、画面撕开给你看;演员都还不错,作为马景涛的传人,他们演技更上一层楼…
【2014-05-24】峰峰峰峰发表简单评价:多兰的一个自我突破,超越之前的所有电影。创造力和情感力量的大爆发,多兰氏的火爆嘶吼和温情的MV仍存,但都不能否认这部新片拍的比以往都要成熟。
【2015-01-14】陆支羽发表简单评价:4.5。1.生命就像扑克牌,你要是抓不到好牌,就什么都不是。2.多兰的弑母另一种,格局有所扩容,但也依然私密;值此最脱线的玩法还在于形式,1:1画幅,以及两次扒屏。3.妈咪在黑暗隧道中飙戏那场,情绪太赞。4.速移特写拍单词,很像戈达尔手笔。5.疤面煞星+1。6.斯蒂夫,生命都是这样的,我们要习惯。
【2015-02-25】桃桃林林发表简单评价:画幅参与叙事,一比一与特写造成强烈的压迫感。
【2017-11-06】HarperDie发表简单评价:时隔三年再度观看,依旧能被多兰骨子里想宣泄的情愫所打动。我们生来都不完美,在世更是难逃罪责,但片刻美好,却能永远溢漾暖和。
【2017-09-11】苏晓晓发表简单评价:母爱很伟大
【2014-09-24】九只苍蝇撞墙发表简单评价:1.5。他想说的全都牢牢地钉死在银幕上了,完全没有画外表达意识,想让你多感到点儿什么就得在影片行进当中把银幕拉宽才成。什么时候才能把那些烂俗到姥姥家的音乐、慢镜和逆光剪影照都掐掉啊,除了廉价就是让人不断出戏,品味简直差到臭大街了么。
【2017-09-11】我的天呐发表简单评价:母亲是伟大的
【2015-01-21】Q·ian·Sivan发表简单评价:「We still love each other, right? → That's what we're best at, buddy.」
【2017-09-11】nothing发表简单评价:爱的多样性
【2015-01-12】帕拉发表简单评价:多兰还是重复俄狄浦斯情结,走向更加极端。心理斗争的妈咪为希望而活,多动症的孩子恣意妄为尽兴而活,才是触动我的地方吧。电影里妈咪的想象段落是后来她说的“希望”。“充满希望的世界和绝望的人类,有什么用呢?”“不能起早的妈咪,一定不爱你。”
【2017-09-11】天地一沙鸥发表简单评价:看着总觉得胸口有口气堵着
【2014-11-04】RITA发表简单评价:这是一部让我想大笑大哭 一改性情大悲大喜过人生的片子 Dolan也许会在未来五年内成为我最喜欢的导演 因为他能把绝望的人拍得很乐观 把悲伤的人拍得很快乐
【2016-11-17】moondow发表简单评价:第一部看的多兰,当时只感觉:没谁了,这辈子吃定你了!后半段金色滤镜慢镜头配Experience看一次哭一次((
【2017-09-11】爱吃烤鹅发表简单评价:影片里设计了一个不太切合实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