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2006-05-14】CynicDogAldaev发表简单评价:最大的贡献就是把"跳接"这种手法从穿帮上升到了电影语言的领域.其实都是逼出来的,因为胶片不够,所以只能这样.
【2007-04-01】无心发表简单评价: 帕特莉霞:听着,最后一句真美。(望着米歇尔)“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你呢,你选择什么? 米歇尔:选择悲伤,这太蠢了。我选择虚无。这也好不到哪儿去……但是悲伤是一种妥协了。要么统统归我,要么一无所有。
【2015-06-16】冰红深蓝发表简单评价:【上海电影节归来】戈达尔处女作,法国新浪潮标志性作品。本片最大贡献在于对跳接(Jump Cut)的首次大规模使用,打破了好莱坞的连贯性剪辑传统(以30度规则为主)。在廉价旅馆拍摄的23分室内调情戏和夸张的结局都让人印象深刻,也引出了存在主义色彩的思索: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虚无。(8.0/10)
【2009-10-31】城南草木生发表简单评价:米歇尔:选择悲伤,这太蠢了。我选择虚无。这也好不到哪儿去……但是悲伤是一种妥协了。要么统统归我,要么一无所有。
【2010-03-19】Winnie发表简单评价:女主美绝了发型50年不过时
【2005-12-29】Bigteeth发表简单评价:一部视观众为无物的电影
【2006-01-18】Connie发表简单评价:我不高興是因爲我不自由,我不自由是因爲我不高興
【2012-03-26】胤祥发表简单评价:戈达尔那销魂的跳切哟……结尾房间里那个1080°的长镜头太牛逼了!梅尔维尔的客串太有趣了!
【2014-05-07】帕拉发表简单评价:看的最为顺畅的一次戈达尔。戈达尔特喜欢拍着演员,然后将镜头拉到其他书画作品,或者直接出现几个单词。表示关注台词最享受,冷不丁就蹦几句经典出来,直接吓尿。影片的最好一幕好熟悉,《白日焰火》是在致敬么?
【2013-07-06】米粒发表简单评价:新浪潮啊新浪潮~!这片子就像里面的女孩一样,喜欢爱情的刺激,享受逃离的快感,却又无法放下自由的诱惑。对于这种展示城市独特魅力的电影毫无抵抗。男女主角都潮爆了(尤其女孩,喜欢她的每套衣服!)。
【2008-12-04】贾不许发表简单评价:如果你不喜欢海滨,如果你不喜欢高山,如果你不喜欢城市,那你就完了。
【2006-11-28】Little Punk发表简单评价:爱情脆弱,但是值得你投入更加脆弱的生命。我爱你。我倒下。我不停说话。都一样,我是作为一个人在活过日子。死亡让这模糊的一切都鲜活起来了。其实只是无聊和寂寞。为什么说话,因为我爱对你说话胜过爱我自己一个人待着。
【2017-09-11】(????д????)发表简单评价:帕特丽夏去报社时,遇到警长,对方要她一有米歇尔的消息就打电话相告。对米歇尔,帕特丽夏心态复杂,一面深深为他对一切都无所谓的劲儿着迷,一面却嫌弃他太吊儿郎当
【2017-09-12】一禾三生发表简单评价:看得让人有些精疲力尽
【2011-11-21】UrthónaD'Mors发表简单评价:我不能忘记那句New York Herald Tribune. 看完之后你能么?
【2016-10-31】喻鸣发表简单评价:本片灵感来源于特吕弗看到的新闻,他将收集的剪报交给了戈达尔,后者不负所托。虽仍能看出不少偶像雷诺阿、希区柯克的痕迹,但无视传统的跳切、嘲讽主流的价值观、虚无主义的态度已足够让人大惊失色,此后一直走在电影革新和实验的前列。而梅尔维尔也正如他在片中所言“成为不朽,然后死去” 。戈影展
【2015-12-14】小斑发表简单评价:贝萌哥捂着后腰的枪眼,扭大秧歌似地往前跑,嘴里的烟还哧哧往上喷,然后pia叽一下倒在巷口。看着心酸的同时又想笑。小时候不懂。现在看出戈达尔任性得多么别无分店。他跟贝萌哥是天生一对。也只有那种彼得潘气质的,才能一直一直对女生说“我想睡你”啪啪啪挨着耳光却一点不招人厌。
【2019-09-21】维舟发表简单评价:1960年问世,可算是1968年运动的先声,那种存在主义式的淡漠、对理性的反叛、对个性和风格的迷恋。p.s.看的时候想起《日本之镜》里说的,“日本人评价神时更多是从审美角度出发,而非视其道德水平。不管坏蛋的行为多么凶残,只要做事有自己的风格,只要他‘格好いい’——也就是帅气,就配做英雄。”相比起来,感觉中国文艺作品的审美要挣脱道德的紧身衣要难得多。
【2011-12-24】有心打扰发表简单评价: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什么?我能否像米歇尔、像导演那样选择虚无?要何等的洒脱与无所谓才能作出这个选择?我不愿意选择悲伤,却又不敢选择虚无。生存终究不法摆脱社会,所以我失败了,我一直精疲力尽的站着与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