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2010-01-24】桃桃林林发表简单评价:童年阴影,又是童年阴影,总是童年阴影,老是童年阴影
【2011-06-28】蘇小北发表简单评价:电影中的人用镜头偷窥他者,电影外的人何尝不是在进行一场偷窥?可以看成对电影的一种反思,即在记录的行进中,如何把握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到底何种表现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接近真实,或者是观者所能接受的真实。电影艺术对观众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他需要自我的内省与反思,以及内在的价值考量。
【2008-07-10】Lane发表简单评价:080709 前半部分非常惊艳,后半部分十分疲软。开篇的长镜头,诡异鲜艳的色彩,面部畸形的冷艳女孩都让人印象深刻;但后半段进入主人公和女作家的桥段就非常之苍白,反复出现的童年创伤论也有点让人生厌(如果60年代这是前卫理论的话还能理解,今天看来十分牵强,也太罗嗦)。总言之,镜头、色彩都是一流的,故事太牵强。
【2019-03-05】徐若风发表简单评价:自《欲望号快车》后看过最性欲的电影+自《遗传厄运》后看过最恐怖的电影。昨天从桑塔格的《论摄影》中被安利了这部电影,她形容这是“摄影机作为阴茎”,的确通篇灌满惊悚的性幻想,一个精神分裂连环杀手处男和他的“暗房秘密”,营造出摄影之于现实的虚构感。中途看到E舞台男主杀替身女演员时,整个人简直怕到不行,事后回想起这一幕,竟然也出现在了戈达尔《电影史:1A》中。男主拍摄下她正在拍摄他的影像画面后用摄影机将她杀害,这个时刻就产生了“电影机器的反观”。这也是导演的反思:影像记录现实的被动(人操控机器)与主动(机器操控人)。总之还是强烈推荐下,个人觉得不比同年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差,之后也启发了基氏的《爱情短片》和安东尼奥尼的《放大》,是一部有着些许元电影性质的cult片。最重要的是拍的好,深夜观看真的吓人。
【2014-09-07】米粒发表简单评价:同样是童年阴影,相比《惊魂记》的巨大成功,这部同样精彩的《偷窥狂》却经历了许多年才获得它应得的评价。当然个人觉得惊魂记在悬念保留和角色塑造方面更胜一筹,但这部真的不容错过,游走在对性欲和恐惧之间的执着让主角的心理无法被完全看透,把悬念持续到最后一秒
【2014-01-29】穆如初发表简单评价:导演的思想和技法超前且独具才华,可叹生不逢时,竟因为这部佳片而臭名昭著。气氛超赞,男主的表演也很带感,却却诺诺又温柔邪恶。原来跳舞妹子竟是红菱艳!/1.摄影机镜头2.开场酷炫!第一主观视点转为观看视点3.心理阴影4.伟大的人常常感到孤独5.偷拍惊吓反应6.盲人看透一切7.时间8.我很害怕我很开心
【2011-12-25】vivi发表简单评价:海伦不是第一次就觉得马克很变态么~ 海伦她妈更是莫名其妙的直觉又完全不知道在干吗~ 最后马克好好似为人类牺牲一样太恶心了~ 故事很幼稚,但是镜头还算不错。
【2018-07-18】????发表简单评价:开头观众被置于一种绝对的主观体验,看到的只是表面,而随着情节发展“被隐藏的”内涵才渐渐显现,于是剧情内的偷窥和屏幕外的偷窥形成多重嵌套,而电影作为一种窥视载体其镜头的被迷恋属性也重新被审视。《偷窥狂》和《惊魂记》一个同样牛逼之处在于几乎没有直接暴力场景和血腥画面却令人战栗不已,同样没有大尺度裸露镜头情色感却处处弥漫。
【2012-04-15】鬼腳七发表简单评价:摄影机窥人和童年被拍摄的双重意义,马克的暴力其实是一种对躲在镜头后面的安全感的依赖。片子的视角非常多元,打光也很有意思。典型的老派惊悚片,况且还是英国的。三星半。
【2015-05-03】般若死火发表简单评价:导演竟然选饰演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茜茜公主的丈夫)而成名的B?hm来塑造一个结合了有着受虐童年的变态性癖杀手,实在太屌了!而且还成功将恋物癖、恋残癖、施虐狂、偷窥狂、跟踪狂这些被当今cult片大肆使用的变态杀手标签糅合进了这个角色,太TM前卫了!
【2012-12-25】欢乐分裂发表简单评价:不要相信走路很轻的男人,悬疑片里通常具有一位直觉很灵的老太;女主一点也不美,缺乏说服力,而且我真的很讨厌电影里将女人处理得一脸惊恐蠢像的角色定位!童年心理阴影什么的,太过审美疲劳,同样也讨厌将天性里冷酷残酷的一面都归结于妖魔化的父母;色彩真复古!
【2014-10-27】品客发表简单评价:影片中的摄影机被赋予了武器含义,这是他与父亲阴影抗争的唯一途径,而总是穿戴整齐的形象暗示着他的自我保护。本片没有为了悬念而用受害者的视角,而是从凶手的背后让我们参与偷窥。凶杀和重要的场面被导演用留白的方式带过,观众也产生更大的偷窥欲望,我们即是Mark,我们不也在某种程度扭曲吗?
【2013-12-24】Clyde发表简单评价:这部导致迈克尔·鲍威尔中断导演生涯(因舆论被迫离开英国)的话题之作,上映的时候遭遇了口诛笔伐,但今天看来,这无疑是一部杰作!除了是一部心理惊悚片,这还是一部富有隐喻的影片——电影,也许源于人类偷窥的欲望。
【2011-05-05】Marty McFly发表简单评价:看着镜子中自己极其恐惧的脸的人,比窥视者更直接更激烈地面对死亡的面孔并且无法隐藏自己
【2020-12-10】红袍修罗发表简单评价:①摄影机对马克不但是记录影像的工具,同时也是杀人的武器②海伦母亲凭着出色的听力与直觉直指马克的内心世界,那是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最大保护③自我毁灭,自我释放,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大概率会扭曲一个人的性格
【2011-09-12】zzy花岗岩发表简单评价:你知道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是什么吗?那就是恐惧本身。
【2010-01-26】与影牵手发表简单评价:CULT经典,有偷窥嗜好偷窥狂狂连续杀人故事,对观众心理的抓住实在到位,很多细节让人记忆犹新。
【2013-01-03】Ou发表简单评价:跟《放大》用的似乎是同一批底片。Mark的表演貌似启发了Vertigo,不过Helen也跟Mark一样神经质有点说不通。Mark想要完成的纪录片的全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2010-06-30】阿廖沙发表简单评价:这片60年代粗糙的质感反而让人有感觉,再加上独居男人病态的气场和稍显单薄的童年影像的心理因素。片中出现的morbid urge to gaze,voyeurism,scoptophilia,Peeping Tom都指向窥阴,明显与电影主题很不符。令爱这片的人多少也有窥视的癖,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