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2017-08-14】Mumu发表简单评价:11.25中间二刷,从12点半哭到22点,钦慕人家的自省和进步,在日益高压的风声鹤唳中……泪尽而亡。| 已经是新的时代,任何妄图倒退者(you know who),下场都是可以预见的,哪怕我们就是做炮灰……
【2017-12-03】常在我心发表简单评价:能在现场看到我老公背部全裸就已经赚回票价了。。 不过,请你转过来,你转过来我就给你五星。
【2017-07-28】Dinkon发表简单评价:之前对加菲的印象一直是好莱坞随机男 没想到他可以这么有趣 舞台剧果然考验演技 托维好可爱 脱完的时候真想冲上台去摸一把
【2018-04-15】shininglove发表简单评价:从北京到纽约是10991公里,从1986年到2018年相差三十二年,犹太人共和党摩门教同性恋艾滋病,这一切以为很远,却并不陌生。不分阵营,勿问多寡,垂死求生,心怀宇宙。
【2019-01-06】ChrisKirk发表简单评价:如果说上部停留在对疾病本身的探讨和阐释,下部便以宗教为注脚,上帝与爱人的类比成为疾病的一体两面(上帝抛弃天使和人类,爱人抛弃疾病和爱情,皆隐含末日意味),疾病的意义空间向“意义”本身扩张,宗教的先进(倡导死亡)与保守(提倡没有死亡的世界)并存,爱情的嗅觉(身体分子化)与味觉(皮肤液体化)并存。从爱情谈及宗教(或曰反之),天使成为传播中介,千禧年后的混沌成为“重建”世界秩序的契机,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对人类关系(个体/群体)的修复,当作为先知的凡人将私爱升华至博爱,选择尘世疾病和痛苦,选择成为“感受”的载体,选择成为“世界公民”,宗教学(或被戏谑地称为天使学)意义对人类来说还剩下多少——或许比“上帝已死”的论断更觉残冷,但是“疾病带走了我们很多人,但不是全部。世界只会向前发展,我们都将成为公民。”
【2017-07-28】Cherry樱桃之远发表简单评价:主要是来看演员和表演的,剧情已经在之前看剧的时候刷过一遍了,很多独白式的台词和夸张的表现形式还是比较适合舞台剧。所有演员的表现都很好,台词很棒!海边吵架的戏小狼真的全脱光了!每次看到加菲可怜的小表情哭得满脸泪水就好心疼!下半场比上半场更好看!
【2017-08-24】willamette发表简单评价:可能是在电影院坐得最久的一次… 情节进展戏剧冲突都主要在第二部了吧,场景变换的形式也丰富了。毫无内涵地感慨一下,结尾Prior戴上黑框眼镜立刻穿越回Peter Parker,这么多年,加菲一直是我心目中这世界上最好看的人之一啊…
【2017-07-28】饮歌发表简单评价:几个角色在这一部里完全交织在一起,每一个都在舞台上撒发着熠熠的光辉,整体观感更胜上一部。小狼演技极速提升,虽然跟他的角色在这一部逐渐明确自己身份有关系,但他演的真的不错,特别是他在海边的惊世一脱!
【2018-04-14】神仙鱼发表简单评价:个体在遭遇艾滋爆发时刻的爱恨情愁、面对爱情与生命冲击的艰难取舍,因为小从而细,将人灵魂中脆弱却富饶的动人情感淋漓尽致展现,真正做到对人心的抚慰。面对因瘟疫造成的命运剧变而对死亡和信仰发出的诘问,人与天使的搏斗抗争,可与第七封印对照。“我们不会悄无声息的死去。”
【2017-09-03】Torrilla发表简单评价:Harper的部分走神,加菲的表演如果能收点是不是会更好。三星半
【2018-03-11】基瑞尔发表简单评价:让人印象深刻又想连连赞叹的布景啊舞台设计都在第二部分。无论是天梯的布置、天堂/人间的场景转换还有那么辛苦扛翅膀的演员们!加菲最后一段独白仿佛有光,完美的拿捏了这么一个有力量又伟大的角色;在当今的语境下,即使千禧年已过去,依然是重要又现实的故事,致所有的生命。
【2017-08-11】冥王星的灯笼裤发表简单评价:断断续续看了三四天,这一部连英文字幕也没有,虽然对剧本比较熟悉,但是很多精彩的独白印象已经很淡了,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还是要说,这部剧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感受它解读它的过程要比结果重要,就像临危受命的预言家和天使和芸芸众生,被时代慢慢揽入怀中。
【2019-07-20】Schwarzschild发表简单评价:我们想成为公民,我们会成为公民。
【2018-05-02】小肥啾~发表简单评价:因为有朋友在national theatre工作,有幸拿到了票(真的很难抢啊,提前三个月就卖空了)。被加菲、小狼还有所有的演员感动的不行,演技真的太好了。而且感觉的出来他们是真的很投入感情的在演。最后蹲后台打算要签名结果没蹲到_(:зゝ∠)_桑心
【2018-05-15】zitsunari发表简单评价:加菲突破性地演这个敏感又癫狂的角色真是光芒盖住了所有人
【2018-08-24】Muto发表简单评价:倘若观众意识不到我们的身体、秩序、环境以及信仰已然坍塌的事实,那么有关《重建》的这第二步便无从谈起。所谓指导革命发生的理论究竟是尚未形成还是我们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激烈、夸张和媚俗的肢体语言几乎成了现代版《天使在美国》的全部。复排此剧的立意虽好可惜于这个消费主义时代怕是也要沦为消费品。试问一条幼蛇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自我蜕变并长出新的皮肤?沉浸式剧场里似乎更容易产生令它享受的愉悦而非裂变的疼痛。
【2017-12-01】圆首的秘书发表简单评价:CULT/魔幻色彩给了这个戏太多震撼和真实感,电影(无论特效多么精良)反倒给不了,因为导演清楚地意识到黑暗天使不是天使,只是有翅膀的人,它们比谁都更知道什么是恐惧。而库什纳也敏锐地察觉到,一旦撤掉这个东西,抗争与搏斗失去客体,整个戏就变成童话了。主角需要对话,需要搏杀。调度走向纵深。
【2019-01-06】皮皮一号发表简单评价:最后一个小时我已经累得神志不清了,明明只是坐了一天而已。脑子被信息流冲击得很乱。不能想象演员体力消耗成什么样。结束之后才有心情回味一下小加菲和小狼的美好肉体,啊,美味。(还想看AS版的。。。
【2017-11-27】Dr.Ray发表简单评价:积蓄了半场之后,在下半场,Elliott向我们展示了她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信息量连同舞台装置一起炸裂。最终的那个平静的收尾,梦回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