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本剧的故事开始于我国抗战刚胜利初期,国民党晋西北的晋绥军蠢蠢欲动。其隔河相守的八路军某旅的狼队与之摩擦不断。随着战事升级,狼队掩护大部队跳出包围圈,随即跟随359旅转战到陕北。在陕北战场上,狼队展现出非凡的战斗才能和傲人的战术智慧。首长亲自授予他们“西北狼”的称号,让他们在西北战场狠咬“西北王”胡宗南。 在西北野战军总司令员和总政委的战略思想指挥下,西北狼数次扭转战局,配合大部队站稳脚跟。在反攻中,超限、反常规作战更是尖刀一般数次插向敌军最薄弱的痛处,“扶眉”“壶梯山”“龙门渡”“荔北”处处留下了他们智慧与智慧的博弈。最终在华山粉碎了对手最后的阴谋,而这群性格饱满、血肉长城般的军人,也在这里了却了最后的爱恨情仇……战争本身是残酷、血腥的,也是政治的延伸和政治斗争的最后万不得已的一步,不过在影视剧里面,战争剧往往有了爽快、义气、雄壮以及自我价值投射的作用,乃至有了鼓舞士气、鼓吹仇恨、转移矛盾、提高凝聚力等政治上的价值。
国产抗战剧和抗战电影,经过几十年的变化,随着民众理解力的丰富和价值观的多元,也从《小兵张嘎》式的正邪两立,到了《战火西北狼》式的反战情绪,至于中间夹杂的武侠化的《抗日奇侠》、评书化的《永不磨灭的番号》,则多多少少呼应了普罗大众对爽快和娱乐的追求。抗战剧,就一直在政治和娱乐的变迁道路上奔走,因此也创造了我国影视剧类型中最为丰富的文本。而日本人、国民党在影视剧中的形象,依据标签化的理论,也反向影响了我们——说白了,你越把他当敌人,他就越成为你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