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这个剧其实我只看了一点点,而且看的还是卓一元——Connie——Angie这条线。不过我觉得除了一些狗血的“正好撞见”以外,还是有点启发性的。(卓一元和Connie在天台拥抱还是吻别的时候,我马上意识到Angie要在楼下看到——郭可盈一定在想,这一幕我演过——谈判专家里有一模一样的场景)
有启发性的地方在于视角。虽然Connie一出场给人印象就是“正室”,各方面都好像完美,而Angie给人一种最终不得善果的小三印象,但是编剧并没有始终认为Connie的一切都可取,而Angie就不该爱。即使观众,比如我,一开始有些先入为主地认为Connie象征着风度和能力,看到后面,编剧也会把我带出这个局限性的视角,而客观地看这些角色。
卓一元与Connie之间的隐患真正变为不能忽略的问题,是在卓一元被绑架回来,夜里尿了床,Connie假扮要吃夜宵而离开房间开始的。刚看这情节的时候没多想,认为这符合Connie的一贯作风,避免了尴尬。但后来意识到,这并不意味着,编剧就在推崇这种做法。逃避问题,其实让人更难堪。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在妈妈的办公室写作业,抄词。妈妈的一个同事走过来,开始读我抄的词,读了几个之后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读。后来我很快发现其中有个字写错了,我把“突然”写成了“空然”。其实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件,而且妈妈的同事原本就对我的作业不负有任何责任,本无需指出我的错误。可是我就是对那个不自然的停顿印象深刻,其实那就是尴尬,只不过当时我可能未必会用这个词。如果她说:你有个字写错啦,应该是突然,你看你把突写成了空。那我可能就会说,啊,对对对。我就会知道,自己只是犯了个小错,不必害怕承认,不必隐瞒。这样就什么尴尬的感觉都没有。这个失败的逃避问题(失败在我瞬间就知道她其实发现了我的错误,却选择了不说)却让我记住了近20年。卓一元也瞬间知道了Connie不是真的要吃夜宵,只是不想自己难堪。但适得其反。编剧最终让我看到了这一点,这还是不错的。这几集剧没白看。当然主角光环是不会变的,因此结局还是狗血。
话说Angie真是励志:如果有她小三上位的明确目标、决心和不懈努力,我觉得几乎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卓一元和Connie离婚之后,小女孩的反应好写实啊,抱着妈妈不舍得让她走那段把我看哭了唉。Angie努力想让卓家一家人接受她,做的那些事也差点把我打动了:我还真是一个心软的、没有原则的观众。但看到Connie抱着孩子的相册,怅然若失地说自己错过了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时刻,以后陪伴孩子的时间也会非常少,又很难过。父母是不是真的这么在意不错过孩子的成长经历呢?这个问题我还不是很懂,和父母之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沟通,不知道他们心里的想法、对我的想法、对自己教育结果的想法。看过三哥三嫂那期“星级会客室”,其中三嫂说,送子女出国读书时,回家路上想,感恩自己陪着他们长大,没有错过什么。于是看到电视剧这么演,就想到这一点。然而我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目送我走进大学宿舍楼的时候在想什么,我也忘了自己当时在想什么。啊!生活啊!我不能看到人的内心、人的情感,在电视剧里和小说里就可以。
三嫂演的角色出生于名门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