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2012-05-01】大灰狼发表简单评价:白富美在前面走呀走,男屌丝在后面追呀追,穿过橄榄树林,爱情随风而逝
【2019-04-13】Sabrina发表简单评价:女孩儿你千万不要答应。这个男人明白的很,他结婚是为了改变自己的阶级属性,当然这无可厚非,但你要清醒,是不是要成为他的棋子。看看他的表态,开始一番示好,承诺一些他做不到的,慢慢有房子啊,会供你继续读书,不会让你做家务啊,这些都是口头承诺,按照他的工作能力,实现不了的。然后他看给个甜枣不行,就开始走分化女孩儿亲情的路线,说女孩子不能听她奶奶的,毕竟老人家,观念陈旧。然后开始打击女孩儿,你父母在地震中都去世了,而且你也不是最漂亮的,比你漂亮的女孩儿多了去了,我都可以去提亲的。女孩儿,你 沉默是对的,读书,继续读书,不要跳火坑。
【2009-10-13】U 兔发表简单评价:冲着C说的结尾去的,结果果真被震到。我都记不得他为啥说起这个情景了,是我们在讨论现在电影结尾震撼的太少了么?反正非常美。未来什么都不知道,女孩有没有答应也不知道,男孩就是跟着,一如既往~~咳咳太浪漫了。
【2013-03-12】把噗发表简单评价:阿巴斯的故乡三部曲简直是电影的奇迹!1以现实主义的虚构抵达真实,2借1的人物重塑1的真实感,3则彻底摧毁了2的真实,于是三部曲的真实性全盘崩溃。 1是本人,3虚构一个导演,拍的片里再虚构一个导演,成品是2,拍摄过程成了3
【2017-06-21】欢乐分裂发表简单评价:#SIFF#重看,4.5;“我用呜咽的声音歌唱他的优雅/并记住穿过橄榄林的那一阵悲风。”献给结尾优美至极的大远景长镜;若干层次的剧情嵌套,完全模糊真与虚的界限,在反复一个个take 中,「演员」与「作品」自身拥有了创作的功能,衍生出日常幽默与独特生命力。
【2016-08-03】Panda的阴影发表简单评价:阿巴斯的《村庄三部曲》应该是我印象中非系列电影(如《指环王》三部曲)关联性最多的三部曲了:1991年的《生生长流》故事源于地震后导演去寻找1987年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里主演男孩;而1994年的这部《橄榄球下的情人》刚好又是借用戏中戏的方式讲述《生生长流》里两个演员之间的感情/求婚故事。
【2017-06-20】Cloud-D-Zoro发表简单评价:戈达尔在戛纳看完该片后,说道:“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这次,阿巴斯又构建出了另一位导演,我们看到续作的某个片段成为了这部的片场,并被反复拍摄,续作的“现实”再次被粉碎,从而又构建了一个现实,然而真正的现实又是阿巴斯所拍摄的三部曲,如此层层递进,真假似乎已不再那么重要了。
【2019-04-29】evening77发表简单评价:这侯赛因就是话痨嘛,以为嘴遁一通就可以收服这妹子的心么~自己没钱没物拿神马给别人幸福,真是纯靠一张寡嘴,看了真是觉得讨厌~好不容易因为前一个演员口吃在电影里捞到一个演员职务,负责演戏的同时还负责茶水,但这有啥值得你趾高气昂的啊,还我就是来演戏的搬砖我是肯定不去搬的,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活该人家妹子没掉你坑里~妹子也是,剧组让穿农民衣服,请问这位读过书的妹子你是哪个字听不懂啊?导演和场务还有搭戏的这大哥啊摄像啊诸位脾气都太好了,真正的剧组换谁都可能直接开骂了吧,话说你们这剧组怎么能按时完成拍摄任务的啊~干活如此率性而为,想到哪做到哪,估计你们这片即使拍出来也肯定严重超支吧~
【2011-06-18】汪金卫发表简单评价:【台北金马影展展映】五年前的我曾经在大学社团观看这部电影,看得我昏昏欲睡,只能对阿巴斯说再见。如今错失今年资料馆展映的我却在台北补上了这部影片。当初觉得枯燥的反复拍摄戏份,今天却看得津津有味,并被男主角的执着所打动。结尾长镜头真是太喜欢了。认出《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男主很惊喜
【2013-02-15】米粒发表简单评价:真好看,絮叨朴实而不闷,可以说是小清新,但毫不做作,男主角甚至有点烦人哈哈。封面这个镜头,还有最后一个镜头,都好漂亮啊,看胶片令人心旷神怡...比《樱桃的滋味》好看
【2016-09-25】+Rae发表简单评价:后来我们长大了,忘了第一次喜欢一个人时的笨拙与执拗,还有绿草地里白点的雀跃。不过94年的电影这么糙,不应该……苦了我欧巴
【2016-08-14】[已注销]发表简单评价:与《生生长流》在场景、演员之间的借用,片中拍片,一边虚构一边解构,难以数清你看到了几层真实,又有几层真实在坍塌,演员什么时候是实在的人,什么时候是在演。最后摄像机捕捉的长镜头,那是剧中导演的目光,也是阿巴斯的目光。
【2012-05-08】狄飞惊发表简单评价:和《生生流长》对照观看其乐无穷,阿巴斯的“装置艺术”继续在故事真实和生活现实之间来回游离,结尾又是一个大远景长镜头,绝了。
【2016-09-26】喻鸣发表简单评价:大意了,应该按顺序看的,以便在村庄三部曲的跨文本戏中戏里好好感受演员与群众、导演与演员、角色与真人关系的递换(可惜这次影展没有《生生长流》)这种自觉暴露“虚构的真实”的元电影套餐,其现实主义风格备显人生如戏。
【2011-06-13】deus发表简单评价:最后一个可以被写入教科书的经典长镜头,美到令人窒息的绿色,两个白点在银幕上越来越近,最终相遇停住,轻快的音乐响起,两个白点向相反的方向分开,穷小子的穷追猛打终于打开了沉默姑娘的心扉,地震之后,我们不再有任何分别,他虽然是个文盲,可他也许是世界上最浪漫的诗人。
【2010-08-20】大宸发表简单评价:怪不得戈达尔特爱他...
【2012-06-03】yes girl发表简单评价:我觉得她应该是没有答应的。两个人格魅力都欠缺的人的平淡爱情
【2017-10-06】Derridager发表简单评价:除了清新无矫饰的爱情,电影更是可以视作是阿巴斯在《特写》后一次返璞归真的对虚实界线的再论述。末尾迷人的远景长镜又给因虚实不分而致的幽默添上了生动与浪漫,那是无数次我登上高处会想象的场景,此刻镜头代替了我的目光。四星半。
【2016-12-29】二十二岛主发表简单评价:阿巴斯“村庄”三部曲的第三部,这才是最切切实实的三部曲啊,三部电影一环套一环,互相关联却又独立成章,无论是友情、家园情,还是这一部的爱情,都看得出阿巴斯都是一位悲天悯人的导演。从这部里面看到了一丝《路边野餐》的拍摄技巧,看来毕赣也是向阿巴斯偷师了不少,当然也可能是致敬吧。